一、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一)事故總體情況。截至3月31日,全市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起、死亡3人,同比減少2起、1人,分別下降50%、25%;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
(二)地區事故情況。上杭縣發生事故2起、死亡3人,同比增加2起、3人;新羅區沒有發生事故,同比減少2起、2人;長汀縣、永定區沒有發生事故,均同比減少1起、1人;武平縣、連城縣、漳平市、龍巖高新區沒有發生事故,均同比持平。
(三)行業領域事故情況。煤礦、非煤礦山、化工、工貿、建筑業、煙花爆竹、農業機械、漁業船舶等行業領域沒有發生事故;道路運輸發生事故2起、死亡3人,事故起數同比持平、死亡人數同比增加1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風險研判
(一)道路運輸事故較為多發。今年以來,我市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均為道路交通事故,發生時間集中在3月份,事故車輛為重型運輸車輛,暴露出貨運車輛安全風險較高、駕駛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
(二)鐵路沿線安全風險仍較突出。1-3月,我市鐵路沿線發生行人牲畜上道、高鐵行人入網、燒荒、輕飄浮起物等事件78件,其中,1月28日漳龍鐵路48511次貨列車在新羅區蘇坂鎮美山村路段撞牛緊急停車,構成鐵路交通路外相撞一般C類事故,嚴重干擾鐵路正常行車秩序;1月21日南龍線雁山隧道口上方茅草著火,過火面積約500平方米,影響動車2列在不同站點扣停。暴露出鐵路沿線安全風險仍較突出,物防技防措施落實不到位、人員宣傳教育引導成效不明顯等問題。
(三)建筑保溫材料和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需重點關注。3月31日,三明市三元區一食品廠發生1起較大火災事故,造成5人死亡,為典型的建筑保溫材料動火作業引發的火災事故。當前,項目建設進入施工旺季,作業現場生產設備設施多,檢維修、動火等作業頻繁,建筑外墻、冷庫、室內冰雪場館保溫材料遇火星極易點燃,引發火災事故,造成群死群傷。
(四)礦山領域突出風險和問題亟待解決。主要存在地采石灰石礦留下的采空區數量多且難以處理、煤礦歷史遺留問題多且生產系統復雜等歷史生產行為遺留的安全風險,通風系統不完善、水害治理難度大、露天礦山高陡邊坡安全威脅較大等其他安全風險。同時,礦山企業隱瞞生產作業行為、不按設計生產建設、現場管理不到位、外包隊伍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仍較突出。
三、工作要求
(一)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生產安全事故的極端危害性,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全力抓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把“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等重要要求落到實處,切實擰緊安全生產“責任鏈”,著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二)嚴防嚴控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要緊盯道路運輸、鐵路、建筑施工、消防、燃氣、礦山、危險化學品、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持續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加大典型事故的宣傳和警示教育,切實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堅決防范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道路運輸方面,要認真開展重中型貨車交通安全風險精細治理提升行動,加強貨運企業和貨運車輛風險隱患排查、加強動態監控平臺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營運、“三超一疲勞”等威脅道路交通安全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鐵路沿線方面,要充分發揮“雙段長”機制,進一步加強鐵路沿線安全環境風險排查和管控,加快推進重點地段線路封閉、道口“平改立”、無人看守道口監管和非法通道拆堵工作,嚴厲打擊涉鐵非法施工、公鐵并行交匯地段違章超速駕駛、人員非法上道、違法放牧及破壞鐵路設施等行為。建筑施工方面,要扎實開展建筑保溫材料專項整治行動,堅持“遏制增量、治理存量、完善標準”,全面系統推進整治建筑保溫材料生產流通、質量評價、建設安裝、修繕改造、使用維護等環節突出風險。消防方面,要聚焦養老機構、學校、校外培訓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特殊場所,廠中廠、“三合一”等混合經營場所及“九小場所”,開展火災突出風險全鏈條專項治理;要密切關注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突出“一件事、全鏈條”治理思路,按照“誰的場所誰管理,誰動火誰負責”原則,嚴格落實嚴禁營業和使用期間動火作業硬規定,嚴防小施工引發大事故。礦山方面,要強力推進礦山安全八條硬措施落實,加大非煤地采礦山治理力度,深化煤礦優化采掘接續,加強對長建礦、長停礦、硐探項目巡查盯守,重拳出擊“打非治違”。危化方面,要深刻吸取南平市福建貝萊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28”火災事故教訓,督促企業加快推進涉及易燃易爆物料離心機改造。工貿方面,要緊盯高溫熔融金屬、粉塵涉爆、有限空間、涉氨制冷等重點領域,聚焦高風險場所、高風險環節、高風險作業,督促企業加強對外包和外租活動的統一協調管理、嚴格特殊作業審批制度、堅決杜絕“三違”行為發生。當前,已進入汛期,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暴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誘發事故因素增多,要進一步完善預警機制,密切關注瞬時強降雨對企業生產和施工項目的影響,重點加強礦山尾礦庫、施工工地、化工企業、人員密集場所等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的安全防范工作。
(三)抓深抓細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要深入學好用好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將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作為精準執法和行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持續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行動。督促企業健全重大事故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和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從“監管人員為主”向“企業及一線員工為主”轉變。要認真組織客運、水利在建項目業務和施工單位等生產經營單位重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集中培訓。要加快推動危化品、礦山、工貿、燃氣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應用和升級改造,持續推動安全基礎設施提質增效。要聚焦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重要任務和重點項目,組織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進展和質效評估,及時補短板、切實強弱項、做好促長效。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